学术带头人

赵振堂 

   男,出生于1961年5月, 1990年1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加速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上海市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973 “自由电子激光”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和加速器高频技术研究,承担和负责大型粒子加速器设计和研制工作以及加速器的运行和升级改造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多项大科学工程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和国防创新重大专项。承担和完成了包括BEPC高频系统“二腔改四腔”升级改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耦合阻抗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负责完成了合肥光源二期工程中的200MHz高频腔的物理设计。在欧洲核子中心工作期间,对LHC超导高频腔的高次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束流动力学、束腔相互作用、高频系统功率耦合与馈送等方面还进行了多项理论与实验研究。1998年至2010年任上海光源(SSRF)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副总经理,主持完成上海光源加速器研制。从事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先后主持两项973项目,负责完成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研制,现任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负责人。

   担任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ACFA)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核学会加速器分会副理事长、上海核学会理事长、《科学通报》编委会编委、国外多个加速器装置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并被评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

 

刘建飞 

   男,出生于1963年5月,1999年毕业于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Ph.D),中科院上海市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上海光源加速器物理与射频技术部主任、高频组组长、上海市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高频技术。曾全程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点工程(BEPC)的建设,作为研究骨干之一从事该工程的关键部件35兆瓦大功率速调管的研制,及其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X光衍射站的建造。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立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长期从事高温超导,超高梯度单联、多联及飞轮超导高频腔的研究。2005年起负责上海光源的高频系统、超导高频腔建设,并主持低温超导高频腔重点实验室及超导高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戴志敏 

   男,出生于1969年12月,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中科院上海市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光源总经理助理。主要从事自由电子激光和粒子加速器物理的研究,其中包括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SSRF)”电子储存环的设计与建造、短波长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研究、飞秒电子束装置及高功率相干T-ray辐射源研制等。先后主持或参与973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中科院装备项目、中科院上海分院择优基金、所领域前沿项目。

   2002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殷立新 

   男,出生于1966年12月,1997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上海市应用物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员。曾任上海光源机械工程部主任,上海光源副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工作,主持上海光源机械总体设计与建设工作。现任上海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